本届男篮亚洲杯激战正酣,中国男篮虽然只打了两场比赛,而且对手也不是传统三大对手,但从整体表现看,新一届国家队还是带来了很多变化,比如整体性比如三分球,都让人眼前一亮。但单轮个体谁最亮眼,无疑是年龄最小的大前锋王俊杰,一个还没有打过职业比赛的球员,一个国家队小菜鸟,两场比赛不仅凭借得分探囊取物征服球迷,面对印度对五投五中,命中率100%。同时还以正22成为全场正负值最高的球员。还凭借积极进步得到了主帅郭士强先批后赞,从首场比赛第四节被郭士强在第四节DNP。到本场比赛首发而且表现完美,赛后郭士强给出点赞表扬。
一个20岁的小将为什么会两战征服球迷?一个词:不一样!
现代篮球,由里转外,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锋线当家,但我们在这个过程明显滞后,还在用传统老三样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篮球发展变化。这也是我们连续两届奥运会都成为看客的主要原因。落后就要挨打,我们的球员在CBA这个闭门造车的温吞水里,已经完全和国际脱轨,多年没有球员征战顶尖赛事,导致的就是我们没有和国际接轨的类型球员。
杨瀚森选秀成功,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局限性的改变,但因为只是一个开始,我们只是在期盼,但王俊杰的出现让我们这种期盼变得越来越现实,因为王俊杰体现的恰恰是先进篮球理念带来的具体内涵。
王俊杰在这两场比赛,表现出了全面的攻防能力,外线有稳定投射,180度无死角投射,能持球也能定点投,持球还能处理球员,有视野有终结。中距离也不错,内线还能错位完成终结,就是一个进攻万花筒,而且完全不怯场。没有紧张只有松弛感。(他是全队唯一一个不会轻易错过错位的机会的球员,只要有错位,基本都会抓住惩罚对手。)总之一句话,他能主动消化球权,有传球也能自己终结。而不是被动投射。这也此前国家队配置的杜润旺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中国篮球终于找到一个和国际篮球对接的点。这也是为什么首战郭士强DNP王俊杰之后,遭遇大面积批评的主要原因。培养球员你绝不对因噎废食。
很多球迷都在畅想他和成熟后的杨瀚森的搭档,这不就是NBA球队掘金约基奇和穆雷的中国版本吗?再加上曾凡博,不就是复制的掘金内线约基奇、穆雷和小波特三叉戟吗?当然前提是杨瀚森在NBA顺利成长,曾凡博能在NBA稳住脚跟,而王俊杰通过NCAA四年,也能顺利登录NBA,说一千道一万就是都不要回到CBA这锅温吞水里。其实杨瀚森和王俊杰在国青就是内线黄金搭档,正常发展,杨瀚森如果是未来核心,王俊杰的确就是他的左膀右臂。
有媒体猜测郭士强是否看到的舆论的意见,第二场就把王俊杰放在了首发,但其实是首战赵嘉义表现太差,郭士强应该是被动调整。但不论怎样,这两场比赛王俊杰的确让人看到现代锋线是怎么打球的。
其实郭士强可能还没有明白一个现实。那就是眼下的中国男篮,培养年轻球员比所谓的站上领奖台更为重要,老的一批已经看到上限,而且也就止步于眼前,只有新的一批培养起来,中国男篮才能看到光明的明天。这是一个普遍认知,也是为什么国家队但凡带着老队员,无论是谁都会被球迷吐槽的主要原因。因为球迷渴望的是更新换代,而不是苟且眼前。
但从两场比赛态度的变化看,郭士强应该也看到了王俊杰的培养价值,这个时候不培养王俊杰,难道真的培养刘金雨?很明显郭士强是懂货的那一个,生意场上有句老话:嫌货的才是买货的!所以主帅对某一个球员要求严格,其实是好事,就怕我对你没有要求,爱咋地咋地,那这个球员基本是被放弃了。(说这话还要有个前提就是人情世故除外)
编辑:李慧
一审:李慧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王超